欢迎您来到凤阳人民医院

院内公告

秋冬护脑指南——脑梗塞患者的健康守护攻略

发布时间:2025-10-15  点击数:122  作者:admin


undefined

秋冬季节气温骤降、空气干燥,对脑卒中(俗称 “中风”)后恢复期的脑梗塞患者而言,是病情复发和并发症高发的 “高危期”。脑梗塞患者因脑血管病变、神经功能受损,身体调节能力较弱,寒冷刺激易导致血管收缩、血压波动,增加血栓形成风险。掌握科学的秋冬健康管理方法,是守护生命健康的关键。

一、保暖防寒:给血管 “穿好外衣”

undefined

脑梗塞患者的血管弹性较差,秋冬季节寒冷空气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,导致全身血管收缩、血压骤升,可能诱发脑血管再次堵塞。因此,保暖需遵循 “循序渐进、重点防护” 原则:

· 头部保暖优先:头部是热量散失的主要部位,外出时务必佩戴帽子,选择棉质、羊毛等保暖材质,避免冷风直吹头部;室内外温差较大时,进出房门可先在门口停留 1-2 分钟,让身体适应温度变化,减少血压波动。

· 颈部、手部别忽视:颈部有颈动脉等重要血管,受凉可能加重血管痉挛,建议佩戴围巾或高领衣物;手部末梢循环较差,外出时戴手套,避免接触冷水,做家务时可使用温水,防止寒冷刺激引发不适。

· 室内温度要稳定:室内温度建议保持在 18-22℃,避免忽冷忽热;夜间睡觉时可使用热水袋或暖手宝(温度控制在 45℃以下,避免直接接触皮肤),但糖尿病患者需格外注意,防止烫伤。

二、科学饮食:为血管 “添动力”

undefined

秋冬季节人们习惯进补,但脑梗塞患者的饮食需兼顾 “营养均衡” 与 “血管保护”,避免因饮食不当加重血管负担:

· 控盐控油是核心: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 5 克,避免食用咸菜、腊肉、腌制品等重盐食物;烹饪时选择植物油,每日用量不超过 25 克,减少油炸、红烧等做法,多采用蒸、煮、炖等清淡方式。

· 多吃 “护血管” 食物:新鲜蔬菜(如菠菜、芹菜、西兰花)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,能调节血脂;水果(如苹果、橙子、猕猴桃)选择低糖品种,避免血糖波动;适量摄入优质蛋白(如鸡蛋、牛奶、鱼肉、豆制品),其中鱼肉中的 Omega-3 脂肪酸有助于保护血管内皮。

· 少碰 “风险食物”:避免高糖食物(如蛋糕、甜点),防止血糖升高增加血栓风险;少吃动物内脏、肥肉等高脂肪食物,减少血脂异常;戒烟限酒,烟酒会直接刺激血管,诱发血压波动和血管收缩。

三、合理运动:让身体 “动起来”

undefined

脑梗塞患者秋冬运动需避免 “盲目跟风”,结合自身恢复情况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,既能增强体质,又能预防血栓形成:

· 选对运动时间:避免清晨低温时段运动(6-8 点是血压高峰期,低温易诱发血管收缩),建议上午 10 点后或下午 3-4 点,此时气温较高、空气相对温和;每次运动前先热身 5-10 分钟(如慢走、活动关节),避免突然运动引发不适。

· 选对运动方式:轻度患者可选择慢走(每次 20-30 分钟,速度以不喘气、不心慌为宜)、太极拳(动作缓慢柔和,能改善平衡能力);恢复期患者若存在肢体活动障碍,可在家人或康复师协助下进行肢体被动训练(如关节屈伸、按摩肌肉),防止肌肉萎缩和血栓形成;避免剧烈运动(如跑步、跳绳),防止血压骤升和体力透支。

· 注意运动细节:运动时穿着宽松、保暖的衣物,避免出汗后受凉;随身携带急救药物(如降压药、硝酸甘油),若出现头晕、心慌、肢体麻木等症状,立即停止运动并休息,症状持续需及时就医;每周运动 3-5 次,避免过度劳累,运动后适当补充温水(少量多次饮用)。

四、病情监测:把风险 “挡在门外”

undefined

秋冬是脑梗塞复发的高发期,定期监测身体指标、警惕早期症状,能及时发现风险并干预:

· 重点监测 “三高”:血压、血糖、血脂是脑梗塞患者的 “核心监测指标”。血压每日早晚各测 1 次(晨起空腹、睡前),控制在 140/90mmHg 以下(合并糖尿病者建议控制在 130/80mmHg 以下);血糖每周测 2-3 次空腹及餐后 2 小时血糖,空腹血糖控制在 4.4-7.0mmol/L;血脂每 3 个月复查 1 次,重点关注低密度脂蛋白(需控制在 1.8mmol/L 以下)。若指标波动较大,及时就医调整用药,不可自行停药或增减药量。

· 警惕复发 “信号”:脑梗塞复发前常出现 “预警症状”,如突然头晕、头痛加重;一侧肢体麻木、无力(如拿东西掉落、走路歪斜);言语不清、口角流涎;视力模糊或突然失明;意识模糊、记忆力下降等。一旦出现上述症状,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(牢记 “120”),抓住 “黄金 4.5 小时” 溶栓时间,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。

· 定期复查别偷懒:即使病情稳定,也需每 3-6 个月到医院复查一次,包括头颅 CT、颈动脉超声、血常规、肝肾功能等,让医生评估病情恢复情况,及时调整治疗和康复方案。


五、情绪调节:给心理 “松松绑”

undefined

秋冬季节光照减少,人易出现情绪低落、焦虑等 “季节性情绪问题”,而不良情绪会导致血压升高、血管收缩,增加脑梗塞复发风险。脑梗塞患者可通过以下方式调节情绪:

· 多晒太阳:每天上午 10 点后或下午 2 点左右,到阳台或户外晒太阳 15-20 分钟,阳光能促进多巴胺分泌,改善情绪,同时还能帮助身体合成维生素 D,增强免疫力。

· 多沟通交流:避免独自待在家中,可与家人、朋友聊天,分享生活趣事;加入脑梗塞患者康复社群,与病友交流恢复经验,互相鼓励,减少孤独感;若情绪低落明显,可寻求心理医生帮助,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。

· 培养兴趣爱好: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温和的爱好,如养花、读书、听轻音乐、绘画等,转移注意力,丰富生活,缓解焦虑情绪;避免过度思虑病情,保持乐观心态,明白科学管理能有效降低复发风险,增强康复信心。

秋冬季节虽对脑梗塞患者不 “友好”,但只要做好保暖、饮食、运动、监测、情绪这 “五大守护”,就能有效降低风险,平稳度过秋冬。健康管理不是 “一时之事”,而是 “长久坚持”,愿每一位脑梗塞患者都能在科学呵护下,拥有健康、高质量的生活。